新風系統~全熱交換機,在很多時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不能觸碰的敏感話題。在很多可以留言、交流的消費指導類平臺上,只要一有人提新風,就會引來網友們在評論區的激烈爭吵。雖然說因為生活習慣不同,導致對同一件商品的看法截然不同的情況挺常見的,但像新風這樣,單純因為某個品類是否應該存在,就能引起激烈爭吵的情況並不多見。不過最近的房屋裝修中,新風系統安裝率幾乎在80%以上,而且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就講一下自從新風系統使用半年後的真實體驗,以及我對它優缺點的一些個人見解。
我新房的這套500風量的中央新風系統,是我新房中讓我感到最喜歡、最應該安裝,也最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安裝的電器之一,就像很多人第一次用洗碗機的感覺一樣。但是究竟適不適合每一個家庭,相信大家看完後都會有自己的見解。
不同于其他家用電器,全熱交換器因為需要提前設計管路,位置需要佔用層高,還存在後期清潔難度存疑等問題。加上各種認知原因,所以即便它已經問世多年,很多人還是對它一知半解。我在裝修老房的時候,就知道有新風系統這麼個東西。曾經徵求過當時負責監理工作的朋友有沒有裝的必要,他給出的意見是沒用,理由是會侵佔本來就不算充裕的層高,通風換氣還不如開窗。他的意見理論上也完全站得住腳,因為老房本來樓層就很高,南面是海,北面是地勢本就比較低的電梯大樓。雖說是在市區,但要離主幹道有一段距離,可以說南北都沒有什麼遮擋和污染源,加上空氣品質還算可以。所以不論怎麼想,似乎都沒有什麼必要單純為了換氣去花十幾萬裝這麼一套東西。
可接下來幾年的實際感受,卻並不完全像當初預想的那樣。夏天開窗通風,不僅意味著不能開空調,必須忍受南向海景房室外潮濕的空氣,進而就是比實際溫度要高出不少的體感溫度,還贈送社區裡小朋友們在樓下歡快的呐喊。夏天想要睡一個舒服覺,我這幾年的做法就是緊閉臥室門窗,把除濕機和空調同時開上幾個小時,睡前再把它們關掉,再把窗戶打開。冬天供暖季,即便是集中供暖燒的最熱的時候,開窗睡覺也完全不現實,想要通風基本上只能開一會再關上,就更別說冬天天這麼冷了。而春夏秋季節,高樓層的大風,長時間單向開窗也不太現實,至少很難找到一個舒適通風的時間。所以,想要通過開窗來通風的這件事,實際上就變成了冷天不能開,熱天不能開,大風大雨天不能開,霧霾天和睡覺的時候最好也別開。
所以真正可以持續開窗通風的時間,在全年中所占的比例其實很低。就更不要說那些空氣品質本身就沒有那麼好的城市和區域了。在大部分不方便開窗,又需要通風的時間裡,我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廁所的那扇外推小窗打開一條縫隙,作為全屋的主要通風視窗。這樣即便室外大風或者室內外溫度有較大差異,也有廁所作為緩衝。不過,室內外溫差比較大的時候,在這個上廁所就成了一件不太舒服的事了。所以,還是免不了有時候需要把窗戶關上。
可能有人會問,不能開窗的時候,用空氣淨化器不就行了嗎?一屋一個空氣淨化器,應該沒多少錢吧?哎,這就說到重點了,光開淨化器還真的不行。空氣淨化器可以一定程度減少空氣中的灰塵,帶有活性炭的濾網和負離子發生器也可以一定程度減少空氣中的異味。但是,它無法改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長時間處在相對密閉的空間時,人的呼吸活動會不斷的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如果沒有持續穩定的通風換氣,越來越低的氧氣濃度也會造成輕微的呼吸困難、憋悶、疲憊,降低工作、學習、睡眠的效率。長時間處於輕微缺氧的環境時,甚至有可能會導致鼻子不通氣、頭暈、肌肉乏力酸痛等等,對,就跟高反差不多。因為各自的工作特點,我跟太太兩個人都有著較高在家辦公的需求,兩個人都擠在2評的書房中。辦公室有時即便開著門也會感覺憋悶。現代住宅的保溫和隔音水準相比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屋都不開窗的情況下打開抽煙機,都會把打開一條縫的入戶門給吸上。現代住宅的密封性有多好,尤其是氣密窗的密封性有多好,我就不去找更多的例子來說明瞭。而且,輕微缺氧並不會立刻導致上面那些症狀的發生。每個人對氧氣濃度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我甚至聽說過,有些人家裡一整個夏天都開著空調,沒有新風系統,也幾乎從不開窗通風,這家人也都還活的好好的。當然,自己家裡待的舒服不舒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結合上面這些親身經歷,這次裝修新房,我一開始就把新風系統列為必裝選項。不過也因此收穫了來自多方的反對。首先就是施工隊的老闆,他本人用作工作室的一套房子,有一台2000風量的商用新風系統,說是平時幾乎不開,原因是感覺沒啥用,噪音還大,還費電。再就是來自新房的一些鄰居,因為房型本身的原因,所有鄰居幾乎無一例外的安裝中央空調,但大部分人卻都沒有安裝新風系統,也都勸我不要裝。可是我心已決,這次我必須要安裝新風系統。最後如果不好用,我也認了,交這筆學費以後也算斷了我這方面的念想了。在所有的反對意見裡,最有意思的就是最終賣給我新風主機的銷售,反對的理由居然是新風換氣不如開窗。這是本地的一家主營中央空調,但也順帶賣新風的商家,我中央空調就是在他家裝的。為了避免空調管路和新風管路相互打架,普遍的說法是新風和空調最好由一個團隊進行設計與施工。可最後的實際情況是,這家經銷商新風管路設計師業餘程度堪比那位銷售,這也導致我本人在整個設計和安裝的過程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好在安裝師傅經驗豐富,最終在曠日持久的不斷碰撞中,整套系統終於平安落地。
那麼,實際使用起來的感受到底是怎樣的?與當初的預期又有哪些不同呢?首先可以說,完全徹底的解決了之前提到過的所有不適合開窗通風場景的通風換氣問題。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大風大雨還是霧霾天,都可以提供穩定高效的空氣交換。這裡指的穩定高效,指的不僅是不會因為室外大風讓室內的換氣風量變得不穩定,最主要的是近期溫度的穩定。簡單說,中央新風系統不會把室外冷風直接就吹進屋裡來。夏天最熱的時候,屋裡開著空調,新風吹進來的,也不是室外30多度的新鮮空氣。原因就是得益於中央新風系統特有的被動全熱交換功能。從室外吸入新鮮空氣,經過多層濾芯層層過濾之後,與室內排出的污濁空氣,在不接觸的情況下,通過熱交換濾芯完成熱交換,從而達到換氣而基本不改變溫度的目的。
正因為如此,中央新風系統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僅僅是兩個加了濾網的大功率換氣扇,給每個房子通了兩根管子來換氣那麼簡單。我知道很多人聽到這裡時,心裡會想些什麼:熱交換濾芯就只有那麼大一點點,還是被動交換熱量,這能有多高的交換效率?怕不是妥妥的智商稅吧?會有這種想法一點也不奇怪,我在親自用過之前,也做好了這方面心理準備,可實際效果卻讓我大為意外。被動熱交換的效率高得驚人,室外5度,室內22度的情況下,使用最大風量的75%風速進行空氣交換時,進風口可以穩定的吹出溫度在20度以上的新鮮空氣。之後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得知市場上主流的被動式全熱交換新風系統,換熱效率竟然高達70%。我並沒有深入研究這東西是怎麼做到的,但實際體驗的感受就是,這個溫度完全可以在睡覺的時候保持開啟。不開窗戶睡覺不僅不再有憋悶感,對於一向睡眠品質較差的我來說,也明顯比之前更容易入睡,睡眠效率要高出許多許多。比較遺憾的是,我的這台新風主機並沒有自帶二氧化碳濃度感測器,因此並不能直觀的通過資料來證實交換空氣為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我會單獨購買二氧化碳感測器來證實這一點。
說了一大堆優點,終於熬到了我最期待的缺點環節。首先就是所有中央新風系統都有的一個缺點:後期清潔難度存疑。這種在每個空間都可以相對自由地安放進風口和回風口的中央新風系統,雖然可以通過進排風口的巧妙佈局來獲得更高的換氣效率,但相對的代價就是需要在整個屋裡的天花板裡,甚至一部分牆體裡,預埋大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風管。這些風管幾乎不可能拆出來清洗或者更換。雖說現在主流的風管使用了抗菌的PE材質,雖說新鮮的空氣經過多層濾網過濾之後才會進入新風管道,雖然主流的新風主機都使用了防黴抗菌,甚至是可以直接拆出來清洗的熱交換濾芯,雖然安裝師傅表示不需要擔心回風管道的衛生問題,但這些都不意味著按照說明書或者安裝師傅的說法,使用了幾年之後依然可以高效如新的換氣。據說現在有一種可以直接鑽進風管進行管道清潔的機器人,但我確實沒有見誰用過,更不知道清洗一次的費用和清洗效果怎麼樣,因此這一點依然存疑。
其次,中央新風的主機噪音和體積都不算小,而且這兩點和風量成正比。廠家在宣傳新風機的噪音比較低時,往往都會在角落處注明測試資料來源是一台風量比較低的新風主機用中檔或者更小的風速運行時的噪音。像我這種500風量的主機,全速運行時的噪音雖然不能說堪比油煙機,但也絕不適合安置在居住空間的任何一個位置。
再次就是,我的這台ERD500D主機自身獨有的一些缺點。比如說,原廠沒有配備也無法選配電控風門,因而無法控制每個空間是否換氣及換氣量大小。如果,不想整個家的每個區域都始終換氣,就需要像我一樣,拿著根棍去捅天花板上的彈跳風門,有點蠢卻沒有別的辦法。後來才知道,有一些品牌的新風主機不僅標配電控風門,自由控制每個空間的換氣量大小,甚至可以接入全屋智慧,實現更高級的智慧聯動。而我的這台新風主機,並不具備恒濕或者除濕功能。
最後說一下,我對新風系統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問題的看法:
一、裝了新風系統,是不是可以減少室內灰塵,效果強于普通的空氣淨化器?一定程度上確實算是可以,但注意定語,是一定程度可以減少擦灰塵的頻率,但不可能根除室內灰,就算室內不住人。抬個杠,以現有的科技水準,即便你在屋裡裝一個大功率吸塵器,這個吸塵器在固定位置24小時保持開啟,也不可能根除室內灰塵。
二、中央新風系統施工麻煩成本高,為什麼不用壁掛新風系統?中央新風系統的主要功能並非單純的進氣和排氣,而是上文中大篇幅提到的被動式熱交換。而那種在牆上開個洞的壁掛式新風,不僅不可能規劃出一個高效進風排風的氣流動線,更沒有辦法進行被動式熱交換。壁掛先鋒的所謂熱交換工作原理是通過安裝在其內部的電熱絲來加熱外界吸入的新鮮空氣,不僅能耗高、效率低,到了夏天室內溫度低、室外溫度高的時候就無濟於事了。本質上就相當於在牆上或者窗戶上開了一個洞,在這個洞裡裝了個帶了幾層濾芯的大口徑低功率電吹風。如果不是實在萬不得已,真的不太推薦壁掛式新風。
三、頂送頂回、頂送地回還是地送頂回?
頂送頂回是家用新風系統中最常見的做法,設計和施工都相對容易。然而,相比頂送頂回,設計合理的頂送地回或者地送頂回,可以更加徹底地交換整個空間內的空氣。而後兩者比起來,地送頂回必須抬高地面,預埋盾構管。不僅成本高,而且盾構管狹窄的內部空間註定了即便是多管並聯,也還是會嚴重損失風量。有地熱的地方,地熱的溫度也會對盾構管的壽命造成影響。並且幾乎可以確定,不管是髒了還是堵了,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對盾構管進行無損清潔。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地面刨開換管子。這也就註定了現在有很多設計師把這種使用盾構管的地送頂回結構直接改成頂送地回,會有多大的風險。而浮塵、二氧化碳會更集中在居住空間的低處,所以理論上頂送地回可以更加快速地排出室內空氣中最污濁的那部分。因此,在房屋結構允許的情況下,我推薦盡可能做成頂送地回。注意是“低回”,不是把回風管緊貼著地面,而是通過各種方法巧妙地隱藏回風管,把回風口安置在離地面有一定距離的低處。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異物進入,也可以維持比較高的換氣效率。之前有人說這都是我自己憑想像做出來的,我對實際效果的體感也都是心理作用。我想說這還真的不是。一些手術室的新風系統就是這樣的結構。至於為什麼不用頂送頂回或者地送頂回,要不......再好好想想?
那好,這次就先講到這裡了,如果你家準備裝修,對於新風系統的安裝您真的需要認真看看這邊文章了,也可以留言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