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要DIY油漆,到油漆店買了水泥漆或乳膠漆,或是地面要塗epoxy漆,直接塗上去是面漆,塗上去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差別。可能大家都不清楚施作油漆、施作epoxy地坪為什麼要分底塗層、中塗層和面塗層,有時要省經費的關係,也只會省中塗層,不會省底塗層,為什麼底塗層那麼重要呢?
打底漆、底塗主要作用,在原材料與要施作材料的黏著力,不同的底漆、底塗能夠應用在很多不同的材質上,不管是牆壁,木板,矽酸鈣板,水泥牆面都能夠使用,讓油漆、epoxy漆牢牢的抓緊原材料,上底漆之前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是,破脆污染的要清除,讓底漆能完全附著。
如果您已經塗了底漆面漆後,只是要讓牆面換新而已,就可以不用塗底漆或底塗,diy打底有幾個變通的原則,不管是水性或油性材料,底中面塗的材質不會差太多,如果是會吸的地面、壁面,為省去有底塗的廢料產生,中塗與面塗可加一點水稀釋(水性材料)或加一點甲苯稀釋(油性材料);反之不會吸的地面、壁面,就不要稀釋它。
油漆面漆或環氧樹脂epoxy面塗前要打底,為什這麼重要?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原料黏著力?就是原料與原料之間黏著力的大小,新水泥要黏結在舊水泥上,是黏不去的,因為水泥原料沒有黏力,所以中間需要有黏著層作為黏力的來源,譬如,要黏在水泥牆壁上,新的水泥砂漿本身較沒有黏力,所以需要土膏作為黏著層,再塗上水泥砂漿,這是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黏著力,就需要靠中間黏著層的黏力。
一般地面非常乾燥時,油性材質很容吸進地面,但如果硬度大或光滑面就需要打毛以增加粗糙面;但有濕氣的地面就需要有親水性材質比較適合黏著,但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水性產品製成不如油性的好,重車輛行駛比較耐重壓且耐磨性高,使用水性砂漿都很容易裂開;目前有很多不平的水泥地面,很多人用水泥或自平泥來整平,因為沒有樹脂的成分就會造成膨拱或空鼓的狀態。
膨拱或空鼓的成因很多,也是一般常見的建築頭痛問題,如有的材質是可黏著水泥、木材等,如epoxy 材質,但不能黏鐵、鋁與塑膠等材質;有的是可鐵材質的黏著劑,不能黏其他;油性材料稀釋劑甲苯加多會減低黏度,水性材料稀釋劑的水加太多也會減抵黏力,一般來說,在打底漆時,會吸的地面或壁面需要加一些稀釋劑,讓材料更能穿透地面;在不會吸的地面,打底漆需要濃稠一些增加黏力,同樣中塗與面塗比較不需要太稀,除非有其它需要,如果在加入防水、透氣、濕氣等因素就會更複雜,但基本的道理還是一樣,再加上一點點小的實驗後就會很清楚。原則上膨拱或空鼓是材質與材質之間黏著不好所造成的,只要將原料的特性與整個邏輯了解,施工時注意一下原料與細節,才能把問題發生機率降到最低。
所有牆壁或是地面所施作的層,底塗層(底漆、底塗)→中塗層(補土、中塗)→面塗層(面漆、面塗),為什麼底塗層(底漆、底塗)那麼重要,因為關係到整個施工工程成敗的關鍵,如果底塗層沒做好就等於沒做一樣
底塗層最重要的是黏著力,不管是牆壁,木板,矽酸鈣板,水泥牆面甚至磁磚都需要底漆、底塗的黏著,所以每一樣材質或狀況不同就會需要不同底漆、底塗的黏著,一般底漆、底塗皆會稍稀釋,讓它有穿透力;如果無法穿透則讓底漆、底塗的黏著力加強,就不需要稀釋;以水性底漆、底塗就是不要加太多的水稀釋,會造成黏著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