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nifey1 年前

鳥類都愛唱歌嗎?科學告訴你愛情身不由己的秘密!


你家窗外的麻雀總是吱吱喳喳吵嗎?人們可能以為這是因為鳥類就是愛唱歌,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這些被認為愛唱歌的鳥類在生物學上又稱為鳴鳥或鳴禽(英文:songbird),大多是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或雀形亞目的鳥類,大約包含5000多種;生活中常見的麻雀、知更鳥都是屬於這種會鳴唱的鳥類。

一項由南丹麥大學主導的國際性研究發現雄性鳴鳥類每天高歌的動機不只是吸引潛在的伴侶或求偶行為,更是因為他們必須不斷練習這項技能。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由該校Iris Adam助理教授和Coen Elemans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進行,針對了解雄鳥的聲帶肌肉與鳴叫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這對牠們吸引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雄性鳴鳥的吸引力與牠們的歌唱「習慣」更具有決定性;特別以物種「斑腹雀」為例,無論周遭是否有特定的母鳥存在,牠們都必須每天吟唱,以保持聲帶肌肉處於最佳狀態。這不僅僅是一種廣泛的求偶行為,讓自己更容易被母鳥發現,同時也是維持魅力的必要條件。

根據研究,這些發聲鍛煉對雄性鳴鳥的吸引力相當重要,因為根據研究,停止歌唱七天後,這些雄鳥的聲帶肌肉變快速下降50%,這些聲帶肌肉荒廢的速度讓雄鳥必須經常做維持運動,以免關鍵時刻無法派上用場。你可以想像,這就好比健身猛男因為停止運動一週就成了瘦皮猴那樣的令人警惕,同時也會失去對異性的吸引力那樣的令人沮喪。

更有趣的是,研究中進行的一項實驗包括了播放了聲帶肌肉強度不同的雄鳥鳴叫聲錄音給雌性鳴鳥聆聽;結果顯示,75%的雌性鳴鳥更喜歡那些強而有力的肌肉聲帶肌肉所發出的雄性鳥鳴。這進一步證明了雄性雀鳥的鳴叫練習會實際影響在伴侶眼中的吸引力,同時為了保持這樣的求偶競爭力,他們必須不停歇的唱出自己的聲音。

除了對鳥類的影響外,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延伸至所有脊椎動物的發展——包括人類的聲帶肌肉生理學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例如女性通常會在生理上更偏好具有低沉嗓音的男性。南丹麥大學的Coen Elemans教授指出,這項研究可能對人類聲音培訓和康復產生潛在影響,並重新調整對聲帶肌肉的理解,包含了病理上的復健修復方式。

在生活中,這項特殊研究還為我們解開了小鳥們總是吱吱喳喳唱歌的謎團,並不是單純社交或者唱歌,而是對於求偶與繁衍的需求有其必要性;甚至不得不做的訓練,以增強它們對潛在伴侶的吸引力,因為體力或營養不足的雄鳥沒有餘力進行這些訓練,將成為物競天擇的演化歸因之一。

這項研究除了對鳥類行為解惑,也突顯了生理運作、性吸引力在鳥類世界中的複雜聯繫。下一次在清晨被雀鳥的鳴叫聲吵醒時,先別急著生氣,也許可以稍稍為他們逼不得已的努力感到釋懷。

參考資料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使用 Facebook 留言外掛程式 留言無法滿足本網站參加活動之資格,僅供非會員討論使用)
互動地圖
interactive taiwan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