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常地震,牆壁出現裂縫怎麼辦?如何自我檢查與修復


台灣位在地震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中,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上。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也因此造成台灣地震頻繁

,去年(113年)4月3日早上發生在花蓮外海引發7.2的地震,之後餘震也不斷發生,不但有大樓或房屋倒塌,許多房子也出現崩裂、裂痕、脫落等現象;今年(114年)1月21日凌晨發生在嘉義大埔6.4的地震,未來仍有更多的地震會發生,除了老屋的汰新、強化房屋的結構外,處理地震產生裂縫的修補也是必要的事情。

根據「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內容,如下面圖,您可以根據裂縫寬度、走向與位置判斷嚴重程度,如果裂縫寬度超過2mm且位於承重牆、剪力牆、樓板或樑柱上,就可能危及居住安全,需要盡快請專業建築結構技師到場勘驗;即使是由小裂縫惡化而成的大裂縫,都可能代表建築結構已經受到損傷,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水氣可能會進入牆體並導致鋼筋生鏽;如果是2mm以下,則可自行修復, 如果是出現沿鋼筋位置的裂縫,可能是因為保護層不足,鋼筋鏽蝕膨脹產生的裂縫,應即補強與修補,可以根據下面的程序來處理。




1.首先必須了解建築物的基本構造,房屋抗震的重要元素,可以分為「 柱 」、「 樑 」、「 剪力牆 」 三大項,可依據「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柱、樑、剪力牆如出現裂痕的情況,就要請結構技師看一下建築結構是否有問題。

2.如果建築結構沒有安全疑慮,磚牆出現較大裂痕或微裂痕等,就需要用低壓灌注方式加強結構,可將裂縫敲大一點,裂縫表面一樣用ab膠批補,批補前打約20至30公分留一個灌注孔;低壓灌注針孔的孔徑約4mm,鑽尾大小要看裂縫或磁磚縫隙大小約2-4mm;柱、樑、剪力牆有裂縫ㄧ定要先灌注,牆面有破裂,如果要強ㄧ些就用環氧樹脂+石英砂攪拌批補,水泥批補的強度是有限的。

如果是較大的裂縫灌注,用灌注材或中塗+石英砂皆可用

(a).這要看情況,如果不會很脆弱或有礙觀瞻就可以直接灌注,除灌注外,打掉的部份可用輕質砂漿方式:打底+批補。

(b).應該可灌滿,利用灌注點在高點的方式;也可分次灌人。


3.水泥牆或天花板出現脫落,首先要注意整結構是否受損,如結構沒問題,要把生銹的鋼筋鐵銹清除,再擦紅丹或轉化劑;因海沙屋的受損非局部性,如水泥牆鬆散,打底要打濕ㄧ點或用低壓灌注,讓水泥牆面綁緊。完成後再用環氧樹脂打底,用輕質砂漿批覆,1次不要批太厚,否則會掉落,如果要繼續批平,可等30-1小時不等就可繼續1層1層批平。最後以鏝刀沾少許甲苯壓實批平即可。(鏝刀沾甲苯,原料不會回黏鏝刀上)

註1:無論是打底、輕質砂漿任一層,只要乾了(約3個小時以上就不是很好黏),輕質砂漿攪合後會有一段比較好黏的時間,自己小量試試手感。(任一層只要沒有黏性,就要再打接著)

註2:輕質砂漿ㄧ定比水泥砂漿強且黏力好,輕質砂漿多久用完,有幾個因素,天氣的溫度,熱就快,冷就慢;攪拌的多少,所以熱或多動作就要快一點;就好不要到發燙,黏力會降低。


4.地震造成的漏水,有可能房屋的水管破裂或屋頂裂縫造成漏水的情況,如果發生於頂樓且下雨才會漏水,有可能是頂樓出現防水層或牆面、水塔出現裂縫,可以找防水廠商來修護,如果出現在非頂樓且持續漏水,應該是水管破裂所造成的,就要找水電師傅來修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使用 Facebook 留言外掛程式 留言無法滿足本網站參加活動之資格,僅供非會員討論使用)
互動地圖
interactive taiwan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