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opel5 年前

看郭台銘之東進、西和、南拓、北接等經濟政策後感想


提升台灣生產力的思考方向,沒有分配的思維。

把在中國的台商電子科技產業鏈搬到美國而已,對台灣的改變是甚麼呢?

台灣要做為AI人工智慧島。

中小企業與庶民是一點用也沒有,只會拉大貧富差距爾。

看郭台銘之東進西和南拓北接後感想, 1.東進:透過台美FTA的簽定,讓台灣製造業前進美國,建立新的「台美供應鏈」,彌補美國製造業缺口,協助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國夢。 2.西和:目前中國大陸要拚「6穩」,分別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但我認為要7穩,還要「穩台商」,中國大陸出口前50大有一半為台商,所以兩岸攜手合作,一定能協助大陸市場產業轉型,創造雙贏。 3.南拓:我們可以透過FTA進軍東南亞、印度、西亞(中東)市場,開拓台灣「後廠」,帶動亞洲經濟成長樞紐。印度要發展經濟,必須建立製造業基礎,台商應依製造能力優勢及早佈局,掌握13億市場商機;再利用中東建立台商「前店」,用印度做「後廠」,進一步開發歐洲市場。 4.北接:我們可以協助日本技術來開拓大陸市場,台灣可扮演「守門員」的角色,將關鍵技術留在台日,但產品輸入大陸,創造三贏。

郭台銘所提出東進、西和、南拓、北接等大戰略,他提到中美貿易戰背後科技戰場才是重點,所有科技皆是產業鏈關係,東進是把台灣科技產業鏈搬到美國生產,因為美國本身只傭有品牌與關鍵技術,沒有科技產業鏈,可以美國補足中下游產業鏈;西和是與大陸和平相處,以大陸做為市場,過去台灣產業鏈皆為大陸,但現在只是把科技產業鏈搬到美國爾;南拓:如果無法加入東協5+1,就到有利的地方生產;北皆是接續日本的科技技術,設廠於日本,對外行銷。而台灣要做為AI人工智慧島。

所有的觀點就是,提升台灣生產力的思考方向,就是能加入關稅聯盟FTA就可在台灣生產,不能加入關稅聯盟就在最有利的地方生產,其實與現在有競爭力公司在關稅最有利地方生產沒有兩樣,生產基地不在台灣,對台灣一點益處也沒有,沒有分配的思維,中小企業與庶民是一點用也沒有,只會拉大貧富差距爾。

台灣困境在於普遍的低薪與貧富之間差距,只要能讓中小企業與庶民得到分配為主要重點,台灣的問題就解決一半,郭台銘的經濟決策只是把在中國的台商電子科技產業鏈搬到美國而已,對台灣的改變是甚麼呢?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提高大部人的薪資,所有的複雜題就變成簡單題,講明就是缺錢爾,所以普遍低薪是台灣民生經濟問題的核心所在,我覺得解決低薪比叫年輕夫妻生小孩容易多了,而韓市長的庶民政策只是解決一部份人生活問題爾,而台灣所賺的獲利與資源絕大部分給了大公司與特定人,他們不可能分配給中小企業,但中小企業資源最少卻最多繳稅者;中小企業只佔台灣 3 成國民生產毛額卻可以養活 8 成以上受薪階級或勞工,低薪牽連最大的因素在中小企業轉型與創新問題,只要輔導中小企業轉型、創新與資金鬆綁政策,低薪很容易得到解決,其他環節皆是技術問題。

臺灣中小企業家數為 140 萬家,占全體企業 98%,就業人數達 881 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 78%,中小企業銷售額 12 兆元,占全體企業 31%,可以想像大型企業自己本身有資源卻有享受國家的資源,當然不長進的大公司除外;占就業人數 8 成中小企業,自己本身沒多少資源,卻又享受不到國家的資源,所有中小企業如果沒有很大的獲利空間,可想而知,普遍低薪是理所當然的。

郭台銘的經濟決策只是把在中國的台商電子科技產業鏈搬到美國而已,對台灣的改變是甚麼呢?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使用 Facebook 留言外掛程式 留言無法滿足本網站參加活動之資格,僅供非會員討論使用)
互動地圖
interactive taiwan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