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可說是個人化醫療,過去傳統的診療與常規檢查,在確診之後均以相同疾病採相同治療方法與藥品,而精準醫療則是透過生物醫學檢測方式(例如基因檢測、代謝檢測、蛋白質檢測),並且綜觀個人健康資訊包括性別、身高、體重、過去病史、家族病史等等,從人體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與分析,以提供最適合該病患的治療方法與藥物,重點在於生物資訊的判讀和利用,可將治療效果最大化。
假設 A 與 B 病患罹患相同疾病,傳統治療下可能一律採用 C 治療方法及 C 藥品;但在精準醫療當中,A、B 病患即使得到相同疾病,但經過基因資料庫比對分析後,將提供個人化的治療建議,如 A 病患適合 E 治療方法及 F 藥品,B 病患則適合 G 治療方法與 H 藥品,因此治療方式更精確。
精準醫療的另一大優勢在於降低副作用,現階段因藥物副作用而傷亡的比例仍然偏高,以往要等到副作用發生後才知道哪些藥不適合,而精準醫療是盡早知道不可吃哪些藥。當然目前的基因解讀對藥物副作用的判斷還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醫界已經在努力了。 精準醫療強調從「預防」階段就能提供精準療法或保健,尤其為癌症治療提供契機。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科技解開每個人的基因圖譜,針對個人的基因差異找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這種基因解碼的應用,還可進一步從飲食、運動找到個人化方案。
從 2014 年起,世界主要先進國家開始推動「精準醫療」政策,帶動全球生技業者紛紛投入。市場調研機構 Frost & Sullivan 預估,到2025年精準醫療全球市場規模將可達到 1,340 億美元。
台灣生技產業累積的實力雖然不容小覷,但因為台灣內需市場小、法規不夠成熟,而且臨床研究與應用並未顯著成長。目前國家發展精準醫療的基底,有賴於中研院建置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預計 10 年內收集 30 萬筆國人生物基因數據,其中 20 萬筆為健康人,另 10 萬筆由國內大醫院蒐集病患檢體,進行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腦中風、阿茲海默症等 12 種國人常見疾病的研究。這個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建置,有助於了解華人疾病基因,更可進一步支援生醫產業發展,開發出華人疾病適用的治療方法。
相關文章: -寶寶常見不適 飲食處理小撇步(下) -寶寶常見不適 飲食處理小撇步(上) -台灣全民健保 -何謂CPR? -新手媽咪好煩惱 常見懷孕飲食問與答 -寶寶體重過輕或挑食怎麼辦? -媽媽的飲食是如何影響寶寶的呢? -行動時代、智慧時代因應而生的行動醫療 -從中醫與西醫觀點看精準醫療 -新手媽咪輕鬆煮 寶寶副食品添加原則 -台灣中醫(傳統醫學)的優勢 -生薑的功用